南京又迎“毛毛雨” 专家建议绿化树种应多样化
南京街头近日又开始法桐果絮飞扬,这场“毛毛雨”将一直持续到6月,每年一度,市民苦不堪言。
据了解,南京现有15万棵法桐,目前每天扫除梧桐树“毛毛”近60吨,占到了日产垃圾总量的近1/60。南京人与引以为傲的法桐“毛毛”斗争了数十年,但效果不大。原因是,治理法桐飘絮的常用手法是嫁接,但此法只适合“年轻”的梧桐树,且无法根除“毛毛”;而“打针节育法”,即注射植物生长干扰素,因为用药剂量以及注射方法的难题一直没有攻克,暂时还停留在研究的阶段。此外,南京还采取过高压水枪冲洗、喷果实抑制剂“节育”、人工摘除果球等多种方法,但均因效率低、去毛效果不佳而难以奏效。
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沈永宝认为,飘落“毛毛雨”是法桐自然生理过程,人工干预必然会影响其正常生长。法桐和七叶树、椴树、榆树同为“世界四大行道树”,可考虑逐步对这些法桐进行“换血”。沈永宝说,再好的树种栽多了也会带来问题。
法桐在南京绿化树种中占据的份额太大,除了带来“毛毛”等污染,还违背了系统建设的科学要求。绿地系统建设需要的主要是地带性植被,如南京可多种些椴树、榉树、秤锤树、枫杨、柳树、黄连木、苦楝、朴树、枫香等。有文化、有历史的法桐可以保留,但是像郊区等新植的树种完全可以用其他树种替代。
相关内容
- 1,169 人浏览 天然林木资源保护工程督导检查动员会召开
- 1,135 人浏览 鲁光核桃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
- 963 人浏览 变化之中把握行业趋势-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
- 1,561 人浏览 国庆花卉市场遇冷 谁需要反思?
- 976 人浏览 省林业局领导赴连云港市国有林场开展“三解三促”调研活动
网友评论 写评论